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背景材料诗经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背景材料诗经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2
高中语文 背景材料诗经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2
《诗经》两首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初步了解《诗经》及其现实主义风格。 2.初步了解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了解四言诗的特点,重章叠句的形式。 4.用正确的节拍诵读这两首诗,力求语言通畅,感情充沛,在诵读中理解鉴赏、背诵《采薇》和《氓》前两章。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朗读古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诗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诗经两首》中所表现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真挚的爱情婚姻的向往以及为捍卫祖国的统一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诗经》距今约三千年,语言、内容都有着极大的陌生感,加之以诗歌的形式表现,更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所以疏通诗句,带着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和三千年前的古人同喜同悲,同爱同恨,势必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解决办法 1.反复诵读,疏通诗句。 2.借助诗的形象,体悟情感及主旨。学生活动的设计 1.让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注释疏通诗句,熟悉四言诗的节奏及重章叠句的形式。 2.试译其中一二首诗,诗句可长可短,押韵可严可宽。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通过第一单元中国现当代诗歌及外国诗歌的学习鉴赏,学生们有了一些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为本单元学习鉴赏《诗经》奠定了基础。 1.介绍《诗经》及其开创的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优秀传统。 2.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学习鉴赏《卫风·氓》。 二、整体感知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编成于公元前 6 世纪的春秋时期,共 305 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把《诗三百》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故称《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国风”中的诗歌,许多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2.《诗经》普遍使用了赋、比、兴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作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是以“他物”置于“所咏之辞”(诗的主题及内容)的前面,则此物必与主题及内容有关,或从旁烘托,或营造气氛,将读者引到特定的情境中来。因此,比兴手法的运用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及感染力,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3.《卫风·氓》 《氓》是一首叙事诗,全篇都采用第一人称“我”(即女主人公)的口气来叙述,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的手法。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可分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背景材料诗经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