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金圣叹的“小说评点”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

高中语文 金圣叹的“小说评点”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金圣叹的“小说评点”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金圣叹的“小说评点”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_第3页
3/3
金圣叹的“小说评点”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人教版必修四里的一篇课文,中学语文老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不自觉地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风雪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小说的文白语言等。这种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小说三要素”观念,这种观念恰恰是中国现代小说独立成熟的标志,仔细分析这种观念,它其实是受到了西方小说理论的影响。中国传统小说理论其实就是“评点”,金圣叹对于《水浒传》的评点更是眼光独到而又犀利。在笔者看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为一篇中国古代优秀的白话小说,不妨运用金圣叹的“小说评点”,深入到文本内部,进而挖掘被“小说三要素”所掩盖的文本细读的方法。 中国的小说评点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评论家往往能够深入到文本的细节深处,发现文本的相互照应之处,对于某些字词也能够发现其精到之处。他们对于小说的赏析大多是印象式的,“妙”字就体现了这种印象式特点。评点家读到写得好的地方,往往着一“妙”字,至于因何而妙,则语焉不详。金圣叹对于《水浒传》的评点也具有上述特点,如果我们能够沿着金圣叹的评点思路进行逻辑分析,或许能够挖掘出文本的潜在意蕴。兹举几例说明: 1、课文第二段写:“光阴迅速,却早冬来。林冲的绵衣裙袄都是李小二浑家整治缝补。”这样一句平平无奇的话,金圣叹也能发现与前后文相互关联之处:“绵衣二字,渐渐引出风雪。”课文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此处的“绵衣”是对题目的暗扣。 2、课文第二段写到陆虞候来到李小二的酒店:“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金评“闪入来妙。”接着写富安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金评:“闪入来妙。偏不写两个人,偏写作一个人,又一个人,妙。”“闪”字作为精彩的动作描写,教师一般能够讲到,但是两个人分前后进来,金圣叹道出了其中的奥妙:“狐疑之极”。第三段写管营差拨先离开,“管营、差拨,先去了”,金评:“去得有节次。”又写陆富两人离开:“次后,那两个低著头也去了。”金评:“偏又加低着头三字,笔中真有鬼耶?何其诡谲灵幻,一至于此!”金圣叹注意到了四个人离开的顺序和动作,不能不说心思细密。 3、课文第二段写李小二去请管营和差拨:“李小二应承了,来到牢城里,先请了差拨,同到管营家里请了管营”,金评:“叙得是。”这个情节其实也是相当平常的,但是作者并没有写“李小二到牢城里请了管营和差拨”,而是到两个地方请两个人:到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金圣叹的“小说评点”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