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课 屈原列传 [学生用书 P44])狡兔三窟齐国国相孟尝君门下有个食客名叫冯谖,他足智多谋,聪明善辩,被孟尝君派往薛地收债。冯谖问孟尝君,收债之后买些什么东西回来?主人答道:“你看我缺少什么就买什么好了。”冯谖到了薛地,他见欠债者都是贫苦庄户,立即以孟尝君的名义宣布债款一笔勾销,将各户的债务契约烧掉了。孟尝君见到冯谖后,问他给自己买了什么,冯谖说:“你财宝马匹美女应有尽有,我只替你买了‘仁义’回来。”当孟尝君知道冯谖以他的名义免除了薛地债务,此即“买了仁义”之后,又气又怒,但是已无法挽回,十分无奈。后来,齐国国君废除了孟尝君相位,他只好退居薛地生活。薛地百姓听说了孟尝君来此的消息,扶老携幼走出数十里路去夹道欢迎孟尝君。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冯谖为他买的仁义价值所在,连连感谢冯谖。冯谖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此即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的来历。“狡兔三窟”是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出自《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怀王宠佞臣,屈原自沉江屈原,正好生活于七雄并峙、社会亟趋统一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七国中,秦、楚、齐三国力量最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中秦、楚尤为强盛,合纵、连横的斗争十分激烈。苏秦说:“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战国策》)鉴于在秦国威胁下楚国面临的危机,屈原对内主张改革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由于怀王、顷襄王宠幸奸佞之臣(如令尹子兰、南后郑袖等人),对秦实行投降政策。屈原受到排斥打击,两次放逐到江南一带。公元前 278 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的局面,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度悲愤绝望。传说就在这一年五月初五(农历),屈原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后来,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上古时代的姓和氏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人出生了就有,用来“别婚姻”。由于人口繁衍,一个氏族分为若干分支,它们的称号就是氏,用来“明贵贱”。本文中“楚之同姓”的注释中的“屈、景、昭”都是氏,有关资料表明,楚王的祖先姓“芈”(Mǐ),氏是“熊”,屈原的祖先熊瑕封在“屈”,就以封邑“屈”为氏了,屈原担任的“三闾大夫”就是管理“屈、景、昭”这三个氏的官职。除了以封邑为氏外,氏的来源还有官职(如司马、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