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时事素材及运用:两岸“三通”改写历史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即“通邮、通商、通航”。 2008 年 11 月 4 日 14 时,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起,在台北签署包括海运、空运、邮政、食品安全方面的四项协议,两岸终于在分隔近一甲子之后正式实现“三通”。 [素材解读]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事件,它为两岸和谐发展提供了良机,为双方共同发展提供了机会,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因此,对这一素材,可以从许多角度进行写作(沟通、交流、发展、机会、和平、振兴、责任……),只要从其中一个观点出发,或者把有关的几个观点联系在一起,就能打开写作的泉源。[运用实例]话题 1: 沟通曾几何时,一条宽不及 200 公里的浅浅海峡,生生横在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之间,通信受阻、交往受限。1979 年元旦,一封《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了两岸“通航、通邮、通商”的构想;1987 年,第一批回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踏上返乡之路。隔绝两岸同胞的闸门从此打开,两岸在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汇聚成强大的历史洪流,滚滚向前。2008 年 , 两岸终于迎来了伟大的突破,这是多年努力沟通的结果,只有在沟通中,我们才能成就统一大业!话题 2: 梦想对在大陆经商的台湾同胞来说,《两岸空运协议》的正式签订,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台湾电视台已经开始拼命地放送“两岸一日生活圈”广告:在上海吃午饭,回台北吃晚餐;在大陆工作,回台湾度周末……这样的生活,曾经仅仅存在于大陆台商的梦里。而今,梦想成真。而对更多的中国人来说,这又何尝不是美梦成真呢?我们可以去台湾旅行,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我们可以去台湾探访失散多年的父辈亲人,享受团圆的温馨……中华民族的史册,将铭记这梦想成真的一天!话题 3: 瞬间与永恒《两岸空运协议》,缩短了从台北到北京的时间;《两岸邮政协议》,拉近了两岸同胞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三通”不再是“纸上谈兵”,两岸“千里”真正实现了“一日还”。从新加坡“汪辜会”到台北“陈江会”,海峡两岸两代人为推动两岸交流、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所付诸的心力,凝聚成厚厚一叠的协议文件,描绘出一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蓝图。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浪花一朵,转瞬即逝;而两代人智慧的结晶洗尽铅华之后,必将散发愈加璀璨的永恒的光芒。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