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石头》学案积累与运用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龟( )裂 掰( )开 神谕( )篝( )火 庇( )护 由衷(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B.但是假定又假定,我若为王,这世界会成为一种怎样的光景? C.庄周霍地跃起,敲着空桶唱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D.当然,问题不在于什么标准,也不在于这位城里人的理发师为什么瞧不起“乡下佬”,(那里面当然大有文章的)而在于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可以这样为所欲为?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在作者眼中,“石头”是文化的使者。B.课文视角独特,联想丰富。C.保护文物,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是作者的理想。D.作者在“石头”上发现了几种美:神话美、历史美和文化美。4.常识填空。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正式的书面文学作品是《__________》,它包括两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淡之美李国文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一位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装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来了。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装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1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