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让学生作文的主体参与意识回归华容县 操军中学 兰 华 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面对“闻写作而色变者”越来越多的现象,语文教师普遍感到要演好这场戏并不容易。这要求教师的编导、策划功能必须发生应有的转变。即抛弃传统的任务式、灌输式、强制性作文教学,树立真正的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巧设方法,创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感觉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特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研究。一、 激活信心、蓄积情感中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因条件限制或升学压力,多数农村中学生忙于学习,成天重复着三点一线的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忘记了生活有太多的乐趣,也丧失了不少写作的信心。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首先应激活他们的信心,教会他们学会去“爱”,爱山、爱水、爱动物、爱植物、爱家人、爱老师、爱运动、爱制作……蓄积丰富的情感,文章是对客观生活的反映与创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对初中生来说,则主要是内心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正是由于内心充满爱,他们的情感才会更纯真、更丰富,才能写出积极向上、活力四射的作文来。二、学会观察、坚持日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波利亚也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坚持写观察日记。如指导观察食堂就餐情况、观察宿舍就寝情形、观察大型活动场面、观察同学表情变化等等,在观察中找出事物的不同凡响处,发掘生活的丰富多彩面。而日记篇幅不限、题材不限,是一种较好的练笔形式,利于学生自由发挥写作潜能,因此赢得了他们的欢迎。所以要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坚持观察日记,积累写作题材。三、 抓住契机、捕捉灵感灵感是写作的契机,有了这样的写作冲动,千万要及时捕捉,将心中的千言万语形之于笔,及时享受写作的快乐。如一次语文课上,我们正在回顾上节课的知识,这时候,有两位同学出现在教室前门,他们因为打扫环卫的迟到了,非常尴尬,从他们的出现,一直到他们放好工具回到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