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鉴赏诗歌的形象(学案)学习要点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2、如何鉴赏诗中人物形象3、如何鉴赏诗歌的景象描写(意象)4、如何鉴赏诗歌的物象描写(意象)第一课时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壱.典例探究 w.w.w.k.s.5.u.c.o.m1.知人论世,关注时代背景、环境特征,了解作者经历。练习一、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练习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小儿垂钓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二.巧题精练练习三、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练习四、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⑴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⑵ 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练习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 分) (2)诗歌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三.知识充电——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