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正确认识话题与作文话题作文是相对于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来说的。最早出现于 1999 年的高考中,当年的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种开放性的命题方式给学生提供了较充分的写作自由空间,一出现就受到命题者和广大学生的欢迎。它一般包括三个部分:话题前的材料或提示语、话题、写作要求。材料或提示语用来引出话题,话题提供写作范围,写作要求是对内容、文体、字数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如 2005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话题作文的基本特点是“三自原则”,即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从感受最深的一点出发确立主题,说出自己想说也能说好的话。比如“诚信”这个话题,可以围绕历史上有关诚信的故事来写,如古人一诺千金的故事;可以围绕现代社会中与诚信有关的事情来写,如国外的产品召回制度;可以围绕现实不讲诚信的事情来写,如假冒伪劣产品;也可以联系自己身边的事来写,如考试中的作弊问题。等等,只要你认为哪个方面你熟悉一些,你可能把握得好些,你就选择哪个方面来写。同时,话题作文还给我自由地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提供了方便。你不只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还可以写童话、科幻故事,采访日记,可以写日记、书信,还可以写短剧,新闻等。话题作文的写作自由度大了,但并不是写作时可以没有限制。相反,在处理话题作文前,仍然离不掉“审题”这一环节。1、审话题审话题要注意两点:审出话题丰富的内涵及审清话题中的限制。话题内涵一般有本义和引申义两层。如“终点也是起点”这一话题,它可以理解成比赛时的终点只表示一次比赛的结束,它同时也是下一次比赛的开始;也可以理解成一生的某一阶段表示这一阶段的终点,同是也下一人生阶段的起点;还可以理解成国家的某一发展阶段是上一时期的终点,也是下一发展时期的起点等等。话题的限制性词语是确定话题作文写作范围的重要依据。如“孤独如此美丽”这一话题,它的限制性就是只能写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