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络教学的几种基本途径 [文摘]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得到强有力的训练。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语文教师应深入探究网络教学的模式和途径,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语文教学的彻底变革。[关键词]语文网络教学 紧迫性 基本途径一、语文网络教学的紧迫性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得到普遍的认同,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正逐步取代传统教学手段,而成为近几年主流教学形式。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给中学教育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网络对学生的诱惑。江苏省中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近期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学生上网比例初中生已达 39.3%、高中生达 49.9%。调查显示,大约只有 29.7%的人上网主要是学习,23.3%的人主要是在打游戏,46.03%的人主要是在与网友聊天。(来源http://www.sina.com.cn 2005 年 05 月 06 日)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 20%,英国为 15%,中国仅仅为 2%。这惊人的对比反映我国中学生上网问题的严重性。对中学生上网,家长和学校一般多采用“堵”的办法,而少采用“疏”的方法。这种极不科学的方法,往往更“激发”了网络对学生的诱惑,结果学生在课堂想着虚拟世界,下课直奔网吧,甚者宁愿旷课也要上网。老师课上 45 分钟的舌干口燥的说教,顶不住网吧的两分钟的熏染。有些学生将老师称为“斑竹”,将班主任叫着“总斑竹”,将老师上课说是“灌水”(此句引号均为网络论坛 bbs 术语),有些学生情愿挨饿也要省钱上网,个别学生在网吧呆的时间比在学校的时间还要多。网络的无生命特征决定网络生活中缺乏思想品德教育、人格情感熏陶,其庞大的信息和无所不包的信息种类(特别是黄毒类信息)等特点容易误导学生的注意力、妨碍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而,加强网络教育是新时期中学教育一个最紧迫的问题。2.超文本阅读给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的超时空的便捷性和资源的海量化,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