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25 谏伐匈奴书 素材 北京版必修3

高中语文:25 谏伐匈奴书 素材 北京版必修3_第1页
1/5
高中语文:25 谏伐匈奴书 素材 北京版必修3_第2页
2/5
高中语文:25 谏伐匈奴书 素材 北京版必修3_第3页
3/5
《谏伐匈奴书》素材【作者简介】这篇谏书的作者是主父偃,在《史记》和《汉书》中均有收录。主父偃,齐国人。常学习游学之术,很晚时才学习《易》、《春秋》、百家著 作。他游学于齐国读书人之间,受儒生们排斥,在齐国不能容身。后来他进卫青将军幕下,后上书阙下,被武帝召见,被任命为郎中。主父偃多次上书言事,迅速升迁至中大夫。[来源:学§科§网 Z§X§X§K]【中心语】和平利国利民,进攻匈奴势必内外交困。【拓展】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几度讨伐匈奴,海内虚耗,中原人口减少一半。但汉武帝也得到后人的推崇。请根据文后提供的链接,获取更多的历史资料,做出你自己的评价。[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Z#X#X#K]☆要点对照译文(1)原文: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敢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 译文:下臣听说圣明之君不厌恶率直的进谏以使自己视野开阔,忠臣不敢躲避重罪而直言进谏,因此不会有遗漏的策略因而功业流传万代。现在下臣不敢隐瞒忠心逃避死亡而献上愚昧的计策,希望陛下赐恩赦免下臣的罪过并稍加思考。 备注:【率直的进谏是忠臣的职分;“明主不恶切谏”才能“功流万世”。】 (2)原文: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子大凯,春搜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译文:《司马法》说:“国家即使大,如果好战也一定会灭亡;天下即使平安,忘记战争也会灭亡。”天下已经平定,天子英明,春秋狩猎,诸侯春秋练兵,以此来不忘战争。况且愤怒的人是违背道德的,武器就是凶器啊,争夺是没有道义的。古代的君主,一旦发怒必有伤亡,所以圣明的君王会慎重行事。只顾战胜而用尽武力的人,没有不后悔的。 备注:【备战很重要,但好战则“未有不悔者也”。】(3)原文: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踵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弊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泽卤,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25 谏伐匈奴书 素材 北京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