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诵读这几首诗,领会这些诗歌的情、理、趣;把握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各首诗的艺术特点。2.能力目标: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3.情感目标:知人论世,理解各首诗歌中表露的诗人的情怀。1.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2.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教材习题研讨方法点拨一、此题考查诵读诗歌和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加强对诗歌的诵读和识记有助于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正是这个意思,应引起大家的注意。二、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雨后的山,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觉,好像连自己的心也被洗净了一样;而此刻山泉因水量充足,流势增大,那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流过也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使人感到仿佛是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地跳动着。竹林的喧闹声是洗衣女结伴归来,莲叶的摇动是小渔船顺流而下。这两句诗组成两幅图画。但这两幅图画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组成一个乡居生活和谐自然、充满乡村气息的意境。从不同侧面写出了山村居民淳厚、朴实的风尚。2.首联属工对:每句三层,每层说一种事物的状态(包括声、色、形、动作等方面),合起来组成一幅画。上句写空中的画面:猿在高处(即《水经注·江水》所云“高猿长啸”),声自高空传来,故列入上句;下句写江上画面,鸟盘旋于沙洲之上,诗人在高处,亦俯视所见,故列入下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把诗人内心的孤寂哀苦表露出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使作者联想到自己疾病缠身,年老体衰恐怕就像这落叶一样要飘零。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与景水乳交融。七律正格首句不用韵。尾联属宽对:“艰难”与“潦倒”,“繁霜鬓”与“浊酒杯”皆对;“苦恨”与“新停”不对。上句集国难家愁而言,下句单说个人因患病而停杯,属对不刻意求工,这就是不以辞害意。3.关于《锦瑟》的意旨向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咏物、自况、悼亡。大家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具体诗句谈自己的看法。三、这五首诗的感情基调和风格各不相同:《山居秋暝》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从军行》将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登高》情景交融,气象宏伟,表现出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悲愁难以排遣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