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5~10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如图示意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步行化城区。据此完成1~3题。1.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A.向郊区的无限度蔓延B.人口集聚带来的就业困难C.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D.房价昂贵导致的住房紧张2.步行化城区的规划设计适宜于()A.小城镇的远期人口规划B.中等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C.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D.城市群的合理布局3.步行化城区对外联系的交通方式,带来的有利影响是()A.满足城区居民的多种需求B.尊重传统独特的建筑风格C.密布商业网点,发展中心商务区D.避免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解析:1.A2.C3.D第1题,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成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高密度、紧凑布局,说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向郊区的无限度蔓延不能解决人口集聚带来的就业困难、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房价昂贵导致的住房紧张问题第2题,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步行化城区的规划设计是为了解决城市化问题,适宜于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化问题越严重,主要针对的是大城市。城市内规划,不属于城市群范畴的合理布局。第3题,步行化城区对外联系的交通方式以公交站点为中心,带来的有利影响是避免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公交是短途客运,不能满足城区居民的多种需求。与尊重传统独特的建筑风格无关。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区,没有中心商务区。读我国100万以上人口主要的50个城市上班平均花费时间(单位:分钟)排列前五(表一)和排列后五(表二)城市资料表,回答4~6题。表一城市上班花费时间正常上班时间堵车时间北京523814广州483612上海473611深圳463511天津402911表二城市上班花费时间正常上班时间堵车时间南昌23185东莞22175银川21183西宁19172中山181804.对城市正常上班时间的理解,正确的是()A.耗时越长,城区面积越大B.耗时越短,城市交通越落后C.耗时越长,城市对交通需求越大D.耗时越短,城市经济越发达5.造成北京、广州等城市上班花费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交通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城市化速度快制约了城市交通的发展C.交通拥堵诱发交通事故,影响出行效率D.城市交通结构向家用小汽车方向转化的趋势日趋明显6.下列措施能有效缩短城市上班花费时间的是()A.协调好城市化,严控私家车数量B.加强城市规划,大力发展公共交通C.增加交警力量,确保城市道路畅通D.加强环保宣传,积极倡导低碳出行解析:4.C5.A6.B第4题,城市正常上班时间耗时长短与城区面积、经济发达程度关系不大,与居住地和工作地的距离、交通的通达度密切相关。耗时越长,说明城市对交通的需求越大。第5题,造成北京、广州等城市上班花费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城市交通建设发展较慢,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第6题,要想有效地缩短城市上班花费时间,需要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2018·肇庆三模)就业与居住作为城市的两大主要功能,其空间关系直接影响城市的交通流向、通勤距离和成本。如图为我国长江沿岸某城市1996~2005年就业与居住人口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7.1996~2005年,居住功能提升最明显的区域是()A.马塘区B.新芜区C.鸠江区D.镜湖区8.1996~2005年,该城市就业群体的()A.平均交通成本下降B.平均工作时间增加C.交通流向比较稳定D.跨区交通出行比重上升解析:7.A8.D第7题,根据图例,1996~2005年,居住人口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是马塘区,说明其居住功能提升最明显。新芜区、鸠江区、镜湖区居住人口年均增长率较小提升不明显。第8题,1996~2005年,该城市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