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案(第二课时)(鲁教版必修 1)一、教材分析: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地理现象: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3.四季更替、五带等自然地理现象。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1. 通过动画演示,能归纳并且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3.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应用正午太阳高度三、教学重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计算方法、应用四、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五、教学方法图例分析,自主归纳六、学生分析知识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对于难于想象的地理空间,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变抽象为具体,并且结合实际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意义。七、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投影仪等,给学生分发学案八、课时安排1 课时九、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提问考查上节课相关知识点课本 14 页材料:去年 6 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 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疑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能帮赵亮分析原因吗?(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1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定性地描述。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㈠、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当地地方时为 12 时,白昼的一半。【补充】直射光线的画法:①过地心②和晨昏线垂直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flash 动画演示】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教师点播]时刻确定,则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即确定,此时观察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在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确定一点,让太阳直射点作回归运动,观察在直射点运动过程中,该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同一地点】学生归纳(老师补充):两种情况:⑴回归线以外(假如为 40°N)则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当直射点位于北纬 23º26’该地的个、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