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工程建设防腐【背景链接】2012 年 3 月 19 日,审计署公布了对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 2011 年跟踪审计结果。截至 2011 年 6 月底,铁道部和京沪公司较好地完成了全线建设任,初步确认实际完成投资1962.66 亿元(不含铁道部另行采购动车费用、建设期利息和铺底流动资金)。同时,审计中也发现了土建施工和个别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不规范、沿线个别地方基层单 位套取、截留、挪用征地拆迁资金(个别物资采购未按规定招标或招标评标不规范 涉及金额 8.49 亿元;沿线个别地方基层单位套取、截留、挪用征地拆迁资金 4.91 亿元)等问题。【热点时评】近日公布的京沪高铁审计结果让人有些吃惊,这让人想起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显示,工程建设领域仍是腐败高发地。京沪高铁是国内外高度关注的国家标志性重大建设项目。据悉,3 年建设周期中,平均每年 都有 100 多名审计人员、花 100 多天时间扑在现场进行审计,防范之严,前所未有。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包括审计在内的各种监督工作,不仅起到了利剑高悬的威慑作用,对被审计和监 督的单位,也是一种及时必要的提醒和实实在在的帮助。如果没有如此密集而严格的审计,恐怕漏洞会更多。还应看到,概算 2000 多亿元的超大型工程项 目,时间压缩成 3 年建设周期,空间涉及7 省市,施工单位和人员浩瀚庞大。如此特大型工 程项目,难免会让人钻空子,就此否定京沪高铁的全部建设工作,不客观也不公正。但无论如何,作为国家重大工程,特别是人命关天的高铁工程,发生如此严重的资金违纪违规现象,都必须认真反思、高度重视。无论是中央要求,还是群众期待,都无法容忍这样的大事业存在任何个人和部门的“小九九”。高铁审计中查出的问题,相当部分属于部门利益、集体违规。现在“潜规则”里有一种解读,认为只要不把钱放到自己口袋里,违点纪犯点规,都不算什么。这样的想法和行为极 其危险。这次查出套取、截留、挪用征地拆迁资金近 5 亿元的“公罪”,破坏性一点不比个人贪污受贿的“私罪”小;同时,因为“私罪好问,公罪难罚”,往往会因法不责众而使相关部门和领导“脱罪”。这显然而且必将危害我们的大事业。一旦打起“小算盘”,往往会在工程设计、规划建设时不再把遵循科 学规律放在必须、不再把“安全重于泰山”置之首位。比如,审计查出有关方面擅自取消部分路段风屏障的问题。风屏障是确保高铁在大风状况下正常运行的重要防线,取消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