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教师狂扇女童“耳光响亮”打醒了谁 【背景链接】 10 月 23 日多家媒体报道,太原市蓝天蒙特梭利幼儿园某教师,因为孩子的一点点小小的错误就对孩子施暴,扇耳光、揪脸。监控录像也记录下了这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过程,家长含泪数了一下,就在 10 月15 日的下午四点左右,短短 10 分钟的时间里这位老师就在一个女童的脸上狂扇了几十个耳光。多个孩子都受到了这种殴打。 【热点解析】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是《爱的教育》中文版译者夏丏尊先生,在上世纪 20 年代翻译此书时说过的话。19世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下的《爱的教育》虽然是薄薄一册小书,却已在全世界出版了数千万册,称得上是一本教育学“圣经”。 突然想起这本书和这番话 ,是由于发生在山西太原市蓝天蒙特梭利幼儿园的揪心一幕:一个 5 岁女童因为不会算“十加一”,被教师李竹青在短短十几分钟里扇了几十下耳光。目前,打人者已被拘留,涉事幼儿园已被取缔。 中国的上千万教师中间,为学生成长呕心沥血、恪尽职守者是绝大多数。像李竹青这样进行“耳光教育”的,虽然只是极少数,但从中折射的教育暴力问题却不容忽视。 近年来的校园暴力案,可谓五花八门。每每这样的个案揭露,那触目惊心的场面总会引来舆论的一片哗然和愤怒指责,然后,是当事教师被处以从检查、停职反省到开除等惩罚,幼儿园、学校或教育机构赔偿、道歉以至于被取缔,事件便告一段落。如是反复,警示戒除的功效却不明显。 如何减少教师体罚乃至虐童的现象发生?首要的当然是靠法治和监管。我们已有教育法、教师法、教师师德规范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侵权责任法等,对教师体罚学生皆有明确规定。只是,法律的威严并未受到重视,原本该起到作用的行业监管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说,如何建立健全针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安全的动态监管系统,防范暴力个案发生,如何以更加严格的法律和制度倒逼教师恪守师德和人性底 线,值得反思。 而更重要的一点,却是要研究,一些地方的教育为何失去了它最为核心的一点——爱。 法治与管理只能维护教育的底线。缺失了爱,避过摄像头或公众眼睛的施暴者一样会换个方式作恶。在某些幼儿园里,怎么打孩子看不出痕迹、怎么让孩子挨了打不告状竟然成了一个“课题”。情感教育,培养孩子爱的能力与正义感,原是幼儿园、小学时期教育的最重要功效。怒气冲冲、口不择言,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