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课 鸦片战争3、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① 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打开宗过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 战争性质相同:都是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性的非正义性的殖民掠夺战争。③ 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扩大:① 从战争进程看,侵略力量扩大(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英法联合出兵,而美俄充当帮凶参与);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缔约国和条约增多,侵略时间延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四年多)。② 从危害和影响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中国市场被彻底打开,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4、词语理解: 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相对于殖民地而言,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半封建: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② 闭关锁国政策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的一种政策。并不意味着完全封闭国门,在清朝,它是指把对外交往和贸易完全置于清政府的严密监控之下。清初,为孤立郑成功等反清力量,清政府曾两次下令实行海禁。后来中外贸易只留下广州一处。并实行“公行制度”,即由专门的行商垄断对外贸易。 A、含义:闭关政策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与贸易的政策。B、清王朝推行锁国政策的原因大致有两点: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来自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理。b.明朝中后期以来,沿海地区受到了外来侵略势力的骚扰,边疆的安全受到了挑战。因此闭关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抵御外来侵略势力和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的作用,但也导致与世隔绝,闭目塞听,最终落后于世界潮流的历史局面,后一个消极影响又是主要的当然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一概拒绝的,它是一种有限度的对外交流。c.评价:闭关锁国政策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对西方殖民地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不能消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