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章末总结 学案(人教版必修 3)[学习目标] 1.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及影响因素,学会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专题一 南水北调工程及影响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供水区综合效益显著,但对水源区会造成径流量减少、泥沙淤积加重,调水沿线地下水位升高而发生盐碱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等不利影响。东线工程中线工程西线工程线路走向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并连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经隧洞穿越黄河至天津;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到烟台、威海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继续北上,可基本上自流到北京、天津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地形、地势条件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可顺地势北流虽地势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地形复杂,工程量大现有设施条件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还可利用三峡水库)差,可利用的设施极少评价优点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可自流供水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华北,可自流供水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水源地长江下游扬州长江上游及其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通天河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源地水质差(经济发达,污水排放量大)较好最好供水区北到天津,东到济、烟、威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工程量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和南四湖,工程量最小工程量中等,需开挖新的河道需在河流上游筑坝建库,开凿巴颜喀拉山输水隧道,工程量巨大积极意义(供水区)社会效益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效益促进供水区经济发展,可产生经济效益 600 亿~800 亿元生态效益增加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径流量减少(水源区)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东线影响生物:给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