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阅读与写作之扬抑学案 一、欲扬先抑在现代文阅读中的中的作用: 1、扬抑的概念:有意压低或抬高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2、巧作抑扬的作用:造成“落差”,使人、物特征更鲜明突出,形象更丰满,能鲜明地表情达意,增加文章波澜曲折之美,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吸引力 3、答题步骤概括段意,说明抑扬结合情形,分析作者用意,略说写法好处 4、典型例题: 例 1、07 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日月行色 杨闻宇 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 “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 “谁说的?” “老人都这样说。老人经的事稠,我信老人的话。” 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 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她翘起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 我郑重地点点头。 “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 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运动;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个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 “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 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