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等效替代 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会物理学中的又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等效替代法2. 理解分力、合力及力的合成的概念3. 利用实验探究互成角度的两力合成的规律二、难点:学生做实验的过程的调控;实验数据的处理三、教学器材学生用器材 24 套,每套包括:方木板(1 块)、弹簧秤(2 个)、橡皮筋(1 条)、8 开白纸(1 张)20cm 细线(1)根、图钉(1 个)、有刻度的三角板(2 个)、铅笔(1 支)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题小实验 :同样一桶水可以一个人提,也可以两个人共同提问 1:F1 与 F2 共同作用的效果与 F 相同吗?板书:力的等效替代问 2 :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中最早什么时候学过?电路:求串、并联的等效电阻问 3:除物理学之外,在我国古代最早应用等效替代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是谁?等效替代的条件是什么? “效果相同”引导学生归纳:1、力 F 与 F1 与 F2 共同作用的力的效相同 2、总电阻 R 与,R1 R2 在电路中起的效果 3、一头大象的总质量与无数石块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讲述:在 初中学过“一个力 F 产生 的效果与两个力 F1 与 F2 共同作用产生效果相同,这FGGF1F2个力 F 叫做 F1 与 F2 合力,则叫力 F 的 两个分力,求 F1 与 F2的 合力叫做力的合成。”(二)、板书分力与合力,力的合成的概念。提问:已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 F1 与 F2的大小分别为 2N,3N,那么等效替代 F1 与 F2的合力?引导学生:必须指明力的方向,如果 F1 与 F2的方向相同,则 F=5N 方向与 F1 与 F2相同。如果 F1 与 F2的方向相反,则 F=1N 方向与 F2方向相同。板书:“同一直线两个力的合成与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两个因素有关。”实物演示:将橡皮筋一端固定 M 点,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 F1 与 F2共同作用,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 O 点;如果我们只用一个力,也可以将橡皮筋的一端仍然拉到O。提问:F为什么可以等效替代,引导学生回答:F的伸长形变效果与 F1 与 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实验中二次都拉到O点)。F是 F1 与 F2的什么力?(合力)F1 与 F2是F的什么力?(二个分力)F1 与 F2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角度本节我们重点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等效替代关系(三)、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目的: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是否有关?如果有关,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提问:1、应该怎样确定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