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与分解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分解、合成的一般方法.2.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都是矢量运算法则.3.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物理思维.2.通过组织探究,训练学生明辨是非、格物致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组织探讨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体会到在交流中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2. 学生初步体会到物理学的和谐美和统一美.3.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学内容剖析1、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在效果上等效替代关系,在运算上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平行四边形定则既是力的合成规律也是力的分解规律,但对于怎么样按力的实际效果来分解力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好本节对于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运用牛顿运动定律都是至关重要的。2、 本节课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应用;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3、 本节课教学难点: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三、教学思路与方法:按效果对力进行分解是本节的难点,而难点的突破点是让学生把握把力沿什么方向分解的这个关键.因此教学中先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力的实际效果,根据实际效果确定两分力的方向,然后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在分解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用作图法和计算法处理问题,明确力分解的基本思路,解决本堂课的重、难点问题.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台秤、钩码、砝码、细绳、薄板钢条.五、课堂教学设计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备注引 入新课师:(演示实验)实验步骤:(1)在桌上平放一个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上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好. (2)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A 点的位置应该靠近顶端中点),在橡皮筋的另外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外一端是绳套. (3)用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 O. (4)用铅笔记下 O 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分别读出两只弹簧秤的示数(在同一条件下). (5)用铅笔和三角板在白纸上从O 点沿着两绳的方向画直线,按照一定的标度作出两个力 F1 和 F2 的图示. (6)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筋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 O点,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 F 的图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