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是( )A.种类多 B.频率高C.分布范围广 D.地域差异小读“我国自然灾害点位图”,回答 2~3 题。2.我国自然灾害点位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沿边境线分布B.沿海岸线分布C.沿纬线分布D.主要分布在中纬度与环太平洋交汇处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点位密集的原因是( )A.地形复杂 B.气候多变C.自然灾害多发 D.人口密集读下图,完成 4~5 题。4.2002 年 3 月 17 日,河流在 P 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造成的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造成的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5.Q 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水热条件好 B.土壤肥沃C.水源充足 D.地势低平6.下表为我国近 50 年来平均每年出现的较大的气象灾害,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类型旱灾洪涝灾害台风冷冻灾害次数7.5 5.8 6. 92.8A.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广B.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大C.说明我国自然灾害频率高D.说明我国自然灾害低于世界平均值下图为“某岛屿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7~9 题。7.该岛屿的名称是( )A.海南岛 B.台湾岛C.马达加斯加岛 D.夏威夷岛8.对该岛生活、生产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 )A.寒潮、洪涝 B.地震、洪涝C.台风、地震 D.干旱、台风9.近几年该岛屿多次出现给人们生活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地震 C.台风 D.霜冻题号123456789答案二、综合题10.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和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年来,图示地区甲、乙两河流域“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多、水少”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浑”则与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材料二 据统计,图中 A 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 2.64 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 A 省的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较多。据不完全统计,A 省现有坡耕地 814 万亩,其中坡度在 25 度以上的有 178 万亩。(1)A 省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其南部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2)甲、乙两河流域是我国旱涝灾害的多发地区。试分析甲、乙两河流域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3)试说明 A 省西部和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