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城市化 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下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读聚落演变示意图,回答 2~4 题。2.聚落从阶段 I 演变到阶段Ⅱ,与此相对应的是( )A.部分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B.人口向乡村迁移C.城市规模缩小D.工厂呈分散分布3.聚落从阶段Ⅱ演变到阶段Ⅲ,带来的问题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下降B.城市中心区地价较高C.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D.城市中心区出现大量的贫民窟4.关于图中的演变过程,正确的说法是( )A.是一种由低级向高级的连续发展过程B.前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城市化水平一直在下降D.前期城市人口比重下降读下图,回答 5~6 题。5.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6.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C.2010 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如图中箭头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资金、技术、工业、人口流动方向。据此回答 7~8 题。7.该图所示的含义是( )A.大城市小型化 B.郊区城市化C.集中城市职能 D.城市乡镇化8.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C.郊区比市中心经济更发达D.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出现读某城市发展阶段图,回答 9~10 题。9.下图中能正确反映Ⅱ阶段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的是( )10.Ⅱ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城市化水平提高了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据武汉市规划局、国土局介绍,武汉已总体规划了 6 大放射性楔形绿色生态廊道:①大东湖水系(道观河—涨渡湖—大东湖)、②武湖水系(木兰山—武湖—天兴洲)、③府河水系(巨龙湖—府河—金银湖)、④后官湖水系(九真山—索河—汉阳六湖)、⑤青菱湖水系(斧头湖—鲁湖—青菱湖)、⑥汤胡水系(梁子湖—龙泉山—汤逊湖)。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完成11~13 题。11.打通这些廊道,将改善武汉市( )A.主城区热岛效应 B.主城区水上旅游状况C.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D.城市大气环境质量12.武汉市是我国中部最大的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现象有( )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② 城市绿地面积增加 ③ 逆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