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学习目标:1. 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2. 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3. 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机制二、自主学习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 P7—10 内容,认真分析图 1--4。6 分钟后 进行检测一。三、检测:1.稳态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的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 ___,若外界环境变化太剧烈,或自身调节出现障碍,稳态就会被____ ____。7.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其代谢只有________、________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的发挥________作用;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________的重要保障;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等会使机体内环境遭到________。如果内环境遭到破坏,细胞代谢就会________。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_______。四、当堂训练1.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 A.凝固的状态 B.绝对不变的状态 C.相对稳定的状态 D.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变化的状态2.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3.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 pH 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从事养殖业的人员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因为在淡水中A.氧浓度较低 B.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 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5.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A.浮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6.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一条冷水浸泡过的毛巾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适当撤减衣被17.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