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 学年高中物理 3.4 力的合成教案 B 新人教版必修 1 教案 B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3.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应用等效代替和控制变量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实例理解分力、合力、力的合成的概念。2.通过实验探索“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与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二力的合成。提问:已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 F1、F2的大小分别为 2N、3N,如果 F1、F2的方向相同,那么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沿什么方向?引导回答:5N,方向与 F1、F2的方向相同。进一步提问:如果 F1、F2的方向相反,那么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沿什么方向?(1N,方向与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板书)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与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两个因素有关。并讲述这就是初中所学的“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导入提问:如图 3-4-6 甲,一个人用力 F 可以把一桶水慢慢地提起,图乙是两个人分别用 F1、F2两个力把同样的一桶水慢慢地提起。那么力 F 的作用效果与 F1、F2的共同作用的效果如何?学生:效果是一样的。老师: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在实际问题中就可以用这个力来代替那几个力,这就是力的等效代替。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两个共点力的合成。二、进行新课(一)探讨实验方案先用两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使它们产生一定的作用效果,如把橡皮筋一端固定,拉动另一端到某一点 O,再用一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的同一点上,让它产生与第一次的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也把橡皮筋拉到点 O,记下各个力的大小、方向、画出力的图示,就能研究力之间的关系了。等效代替是物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二)演示实验: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帮忙)。1.把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