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政治备考 文化生活 易错观点提醒(三) 新人教版1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13、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4、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15、精神文明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1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也是培育四有公民。)17、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①民族节日: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18、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19、教育的作用: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1、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当今信息技术的运用)、思想运动、教育的发展。22、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23、古代中华文化在春秋战国时形成雏形;秦的统一在古代中华文化史上有划时代的意1义;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进入了全盛时代;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冲击。24、文字是文化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的正式文字从甲骨文开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实用性、整体性。25、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