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 3 课 百日维新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 1 [课程标准]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1.背景:列强对华掀起瓜分狂潮(1)德国强占________。(2)俄国强占________和________。(3)法国强租________。(4)英国租借“新界”和________。2.表现: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1)康有为上书光绪帝《上清帝第五书》,产生重大影响。(2)康有为上书光绪帝《上清帝第六书》,主张学习________________,进行全面改革。(3)康有为进呈《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书籍。(4)1898 年春,康有为发起组织的________、保浙会等成立,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5)在各种改革力量的推动下,维新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二、百日维新1.开始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____________》,宣布变法。这次变法共历时 103 天,被称为“____________”。2.内容(1)政治方面:告诫廷臣舍旧图新,力行______;鼓励官绅士民____________,严禁官吏阻隔;谕令各省督抚举荐通达时务的______人才;精简______,裁减______,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准其自谋生计;等等。(2)经济方面:京师设立______________,保护和奖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开办______,采用机器生产;奖励_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__________,鼓励商办铁路、矿业;改革财政,创办____________,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______,裁撤驿站。(3)文化教育方面:改革______制度,废除八股;在各地设立____________,在北京设立________;鼓励______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筹设铁路、矿务和医科等专门学堂;准许民间创办______、______;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的书刊。(4)军事方面:建立______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还添造兵船,增强______实力。3.局限性光绪帝没有采纳康、梁等人先前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等主张。4.意义(1)经济上: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2)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初步动摇了________________。(3)文化上:有利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点一 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1.下图中侵略中国的国家是( ) 19 世纪末中国胶州湾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2.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上清帝第六书》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1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