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第4课《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2

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第4课《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2_第1页
1/4
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第4课《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2_第2页
2/4
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第4课《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2_第3页
3/4
专题二 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第 4 课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课标要求:1.了解 19 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2.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中体西用“的主要观点、百日维新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能够从近代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中找到历史进步的足迹。过程与方法:可借助必修课的相关内容,发动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起步,是伴随着救亡而进行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民主思想、民主运动在近代中国产生、发展的艰巨性,体会民主对近代中国的推动作用。重点:《定国是诏》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难点:对百日维新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教学过程师:近代以来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开始探索本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以维新派和革命派为代表,今天我们学习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一、19 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清朝政局内忧外患。(2)19 世纪 60――90 年代,西学在更为广泛的层面传输,对中国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3)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含义:在维护中国固有制度和论理纲常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科技,从而达到自强、求富。3、实践: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4、目的:维护中国的论理纲常,加强对本国人民的统治,抵御外敌的入侵。5、局限:局限于学习西方的器物层面,没有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6、意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有利于西方的民主制度与思想进一步传入。▲近代先进思想的演进• 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19 世纪 40、50 年代)• 中体西用——洋务运动(19 世纪 60-90 年代)• 维新变法——戊戌变法(19 世纪 90 年代——19 世纪末)• 民主共和——辛亥革命(19 世纪 90 年代——20 世纪初)• 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20 世纪初 1915 年)▲认识晚请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1、顽固派和洋务派:维护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和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第4课《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