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高中政治 第 3 单元 第 6 课 第 1 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3【本框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1. 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 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 识记中华文化的特征及其见证。◆ 了解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两个见证。◆ 知道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的原因和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2)能力目标◆ 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对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历史和地理知识,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2. 过程与方法教师结合本地文化,采用情景创设法、探究小组讨论与分析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课外探究、搜集和获取有关人类古代文明源流、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汉字、史学典籍等方面的材料,并通过分析、整理,对信息资源收集整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加深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特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生活智慧与学习智慧、时代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探究及教材大量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近代的衰微过程,在探求文化延续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引导学生自觉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二、教学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三、教学难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四、教学建议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原因是文字、史书典籍。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能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能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仅仅靠教材的内容是无法充分展现出来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等待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了解。在教学中,要把中心放在“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个重点问题上,体会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从整体上看,该课是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