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6、人教必修三文化史全册知识简表(16页)

6、人教必修三文化史全册知识简表(16页)_第1页
1/20
6、人教必修三文化史全册知识简表(16页)_第2页
2/20
6、人教必修三文化史全册知识简表(16页)_第3页
3/20
新课改高中历史必修Ⅲ(最新人教版)知识复习整理专题学习要求知识点拨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 知道诸子百家。2.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3. 知 道 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4.感受人类思想解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用赞赏的态度 认识思想传承的价值。1、百家争鸣:百家:泛指,形容数量多,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⑴ 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① 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②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③阶级关系:“士”阶层活跃,受诸侯国统治者重用;④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为学术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⑵ 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地位(影响特点)墨家墨子① 兼爱②非攻③尚贤④节俭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道家老子① 哲学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丰富的辩证法②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道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庄子万物是相对的,放弃差别观念能获得精神自由继承和发展老子的学说法家韩非子① 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主张变法革新① 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②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⑶ 百家争鸣的意义: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 2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人物时代主要观点影响孔子春 秋末期⑴ 思想核心:仁——“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一生追求“礼”(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协调“仁”和“礼”的关系上主张中庸;⑵政治思想:“为政以德”,包含了民本思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6、人教必修三文化史全册知识简表(16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