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1页
1/7
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2页
2/7
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3页
3/7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 12 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知识梳理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 、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 “ 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 为中心,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 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 ,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久,全国普遍实行以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2)1983年,中央撤销人民公社,建立 、 ;撤销生产大队,建立 ,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中心环节是 、 。(2)经济林制改革在管理体制上,实行 。 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 和 ;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 的分配制度。(3)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_ ,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历史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进人关键时期。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国际上,东欧剧变,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建立过程(1)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 。(2)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4)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 共同发展。(5)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 体系基本建立。3.主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 的新目标迈进。重点突破1. 为什么要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①长期以来农村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严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