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 13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知识梳理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创办过程(1)1980年,深圳、 、 、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2)1988年,中国设立 ,设置海南经济特区。2.特殊政策: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 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 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3.重要影响:特区在发展 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沿海经济开放区(1)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 ,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2)1985年以后, 、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 。 (3)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 。 2.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我国所建立的_ ,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 的特点,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1990年,我国以 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是20世纪90年代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2.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 。 3.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 、 、 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重点突破1.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和条件原因:“文革”导致中国的经济、科技、管理水平、政治体制等多个方面明显落伍于世界,而当今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因此我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以期与时俱进。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拨乱反正并制订大政方针是政治条件;东南沿海多侨乡、侨胞是历史因素;优良港湾众多,毗邻港澳台是地理优势;国家给予的特殊条件则是政策保障。2.浦东的开发、开放的方式和成就原因:从地理条件上看,浦东位于贯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一江之隔;从历史角度上看:上海有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享有交通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从政治上看,浦东位于长江龙头上海,其开发可以带动上海、长江乃至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央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