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电容器与电容新课教学过程二新知学习一、电容器提出问题:既然电容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学元件,那么它有什么作用呢?1.电容器的作用:储存电荷提出问题:电容器为什么能储存上电荷?2.电容器的构成活动:解剖实物(启辉器上的电容器)或展示图片,了解电容器的内部结构板书:构成极板 电介质引导学生举例:如两位相互靠近的同学;并行的两根导线;静电计(金属杆、金属 外壳)等。出示:平行板电容器(最简单最基本的电容器)说明: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都可以构成一个电容器。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让电容器储存上电荷呢?3.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演示: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25V、2200μF 的电容器、学生电源)(现象:放电时火花四溅伴有响声)电源电压分别为 10V、16V 时,比较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Q。展示动画:分析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的特点(电流方向及大小的变化;电荷量的变化、两极板间电势差的变化;充、放电过程的能量转化)充电 放电放电 放电小结:电容器是一种储存电荷的容器,也是一个储能的元件。二、电容提出问题:既然电容器能够储存电荷,那么如何来描述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这种能力呢?我们知道,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Q 跟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 有关系,两者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演示:研究电容器 Q 与 U 的关系原理:将电解电容器(25V、2200μF)充电后,经过石英钟放电,通过指针显示的放电时间的长短来半定量显示容纳的电荷量。充电电压 U/ V充入电荷量 Q(t/s)Q/U1.53.0结论: 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Q 随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 的增大而增大。进一步的精确 实验表 明,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Q 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 正比即比值 Q/U 是常量;不同的电容器,比值 Q/U 一般是不同的。可见,比值 Q/U 反映了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大小。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跟它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叫做这个电容器的电容。2.定义式:3.单位:法拉(F) 提出问题: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前面学到过哪些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E=F/q φ=Ep/q R=U/I )展示:电荷量 Q 与电势差 U 的关系图像( Q-V 图)思考讨论:电容器的电容 C 与 Q 成正比,与 U 成反比,这种说法正确吗?引导:我们知道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无关,由导体本身的结构决定。同样道理,电容C 也与 Q、U 无关,是由电容器的本身结构决定的。过渡:电容器的电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