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目标定位] 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并会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2.会利用 vt图象处理实验数据.3.尝试用 vt 图象表示运动规律.1.实验原理:由纸带还可以间接测量瞬时速度,方法是以某点为中间时刻取一小段位移,用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表示这点的瞬时速度.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纸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钩码、刻度尺、坐标纸.3.用 vt 图象表示小车的运动情况:以速度 v 为纵轴、时间 t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小车不同时刻的速度进行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连接这些点. 想一想:若在描点作速度时间图象时,有个别点偏离大致位置较远,该怎么处理这些点?答案 在描点作图时,让图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图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图线的两侧,偏差较大的点舍去.一、实验步骤1.如图 211 所示,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图 211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面挂上适当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3.把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4.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二、数据处理1.表格法(1)从几条纸带选择一条点迹最清晰的.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0 点),每 5 个点(相隔 0.1 s)取一个计数点进行测量,如图 212 所示(相邻两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标明 0、1、2、3、4…,测量各计数点到 0 点的距离 x,并记录填入表中.图 2121(2)分别计算出相邻的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 x1、x2、x3….(3)利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vn=.例如,图中计数点 4 的速度 v4=.并将求得的各计数点 1、2、3、4、5 的瞬时速度,填入上面的表格中.(4)根据表格的数据,分析速度随时间怎么变化.2.图象法(1)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2)画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如图 213 所示.图 213(3)观察所得到的直线,分析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4)根据画出的 vt 图象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