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 学年高中语文 第 3 章 第 1 节 捕捉“动情点”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写作是对生活认识的逐步深化和再创造。写作中的运思过程,就是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的过程。所谓认识的深化与成篇,就是在写作中捕捉“动情点”,让理性思维进一步深化,这是对写作提出的较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化色彩,从而达到写作创新的更高要求。只有在写作时经常想着去表达个人的感受与思考,并且努力捕捉情感世界中最令人感动的点,学会运用理性分析的方法提升文章的思维深度,才能促进认识的深化,才能写出新颖的文章来。另外,认识的深化还有待于我们从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去发掘。我们讲“动情点”时所说的“横断面”,讲“理性思维深化”时所说的“递进式”结构,还有创新写作中的“新的形式”,都是从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上考虑文章的成篇的。《捕捉“动情点”》主要讲述了“动情点”的作用,并进而提出了与之相匹配的“横断面”与“纵断面”的概念及作用,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地有意识地捕捉“动情点”,并运用到写作中去。《理性思维的深化》从“感知需要理性的分析”等四个方面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着深刻、全面的方向发展。《培养创新意识》从“开拓思路”“变换视角”和“寻求新的形式”三个方面讲述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方式及角度。第一节 捕捉“动情点”“感情真挚”属于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并传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要做到“感情真挚”,应注意以下几点:(1)事要真。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括作者的所想,只要符合“四此”——此时、此地、此人、此事,就可以视为“真”。题材“假冒伪劣”,其蕴涵或者引发的情感常常是虚假的;题材真实自然,情感也容易为人所认可。“父母双亡”“父母离婚”,庸俗的虚构、明显的虚假,其情感自然令人质疑。(2)情要真。要抒发有真切体验的情感。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阅历都不可能太丰富,因此,在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真正的有感而发,一般很难写出真情,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中。无论命题怎样宽泛,都要在规定的情境中作文,这时大多数情况是“为文造情”,弄不好就会矫揉造作,贻笑大方。矫揉造作的虚情假意,绝不可能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