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 朋党论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属江西)人。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一生写了五百余篇散文,成就斐然。他的政论文充分发挥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国计民生的优秀成分,为政治斗争服务,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等。他状物写景及叙事的散文摇曳生姿,从容委婉。他的《秋声赋》,采取散文句法,把秋夜写得生动可感,且变唐以来赋的“律体”为“散体”,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他与宋祁一起重编《唐书》,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之《新唐书》和《新五代史》。欧阳修继承韩愈“文从字顺”的传统,但避免了韩愈尚奇好异的作风,散文内容充实,酣畅淋漓;叙事简约明快,议论纡徐有致;章法曲折变化而又严密,语句轻快圆融而不滞涩。这种平实的散文风格在当时起了示范作用。1.芦荻画地与欧阳文忠欧阳修 4 岁丧父,孤儿寡母,生活贫困。因买不起纸笔,母亲便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小时候的欧阳修知甘识苦、人穷志大,从贤惠的母亲那里受到了诗书传统的熏陶,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基础,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格。参加进士考试 3 次名列第一,24 岁中殿试甲科第 14 名进士。66 岁去世,追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忠”,史称欧阳文忠公。2.名联安徽滁州醉翁亭有副对联: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翁”即欧阳修,“亭”本无名,因“醉翁”在此宴饮宾客,兴之所至,命曰“醉翁亭”。3.六一居士欧阳修晚号“六一居士”,“六一”具体指什么?欧阳修曾作《六一居士传》自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一代文豪,爱好广泛,志趣高洁,俨然杰出史家之风范。《朋党论》是欧阳修在庆历四年(1044)任谏官时所作。当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锐意改革政治,受到保守派的反对,蓝元震且有“朋党”之说,诬陷范、韩、富等革新派为“朋党”。“朋党”,是中国古代政治术语,简单地说,是指朝廷政治斗争中的帮派。就中国古代政治特点和性质而论,“朋党”是贬义词,因为它不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是为了个人的得失而结成的政治派别,并且在政治斗争中互相倾轧,乃至左右朝廷的政治,凌驾于皇帝之上。就中国历代政治历史而言,朋党之争败坏政治,贻害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典型的例子就是晚唐的牛党李党之争。因此,保守派称范仲淹、韩琦等改革派为“朋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