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 版高中历史 第 7 单元 第 21 课时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备用题库 新人教版必修 2一、选择题1.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 )。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C.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解析】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在这种体制下,农业生产实行集体化,管理集中,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故 A、B、D 三项均正确;斯大林体制下农产品价格过低而不是过高,C 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 C2.1964 年,苏联中央全会认为必须按部门原则组织工业管理,按工业部门成立联盟兼共和国部、全联盟部。这实际上是( )。A.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工业改革措施B.废弃部门管理体制C.改变集中计划管理D.运用行政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解析】 材料实际上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措施。勃列日涅夫改革是恢复部门管理体制,所以 A 项正确;赫鲁晓夫时期在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题干正好与此相反,排除 B项;勃列日涅夫改革坚持在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排除 C、D 两项。【答案】 A3.下面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情况一览表。下列从表格数据中得出的信息,错误的一项是( )。年份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1966~19707.8%8.5%1971~19755.7%7.4%1976~19804.3%4.4% A.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民经济逐年下降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就C.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最终制约了工业的发展D.与美国军备竞赛,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解析】 虽然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在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上,但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最终制约了工业的发展。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成为苏联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致使工业总产值不断下降。【答案】 B4.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解析】 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原则和框架,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 A、C 两项错误;B 项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新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