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 版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小结 新人教版必修 2考纲目标课标要求目录教材内容精解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三个版本的共性三个版本的主要差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 解 俄 国国 内 战 争后 苏 维 埃政 权 面 临的形势,认识 战 时 共产 主 义 政策 向 新 经济 政 策 转变 的 必 要性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 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②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③意义与影响: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但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① 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②内容: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实行自由贸易。③意义: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人民版介绍得较为具体一点,而人教版和岳麓版介绍得很简略◎对于新经济政策的背景,人民版较具体地介绍了当时苏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状况,而人教和岳麓版介绍得非常简略◎对于新经济政策,人民版和岳麓版均有如下类似评价: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人教版只是简要评述了政策对苏俄经济恢复和政治稳定的作用 “斯大林模式”列 举 “ 斯大 林 模式 ” 的 主要表现,认识 其 在 实践 中 的 经验教训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苏联的成立(1922 年 12 月)、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斯大林模式的表现:① 优先发展重工业;②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模式的特点:① 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② 排斥市场调节;③ 利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斯大林模式的成就: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版具体介绍了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的过程、措施及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具体介绍了斯大林模式的含义、特点、利弊得失等。人教版和岳麓版对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内容、成就、利弊介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