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寨诗海拾贝使至塞上王 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解读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写景上。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张承志,1948 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回族。曾供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海军创作室、日本爱知大学等处。现为自由职业作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义气质”著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中篇小说《北方的河》,短篇小说《雪路》《顶峰》《美丽瞬间》等。其中 1991 年出版的《心灵史》,描写西北哲合忍耶人苦难的信仰历程,有评论认为是当代文坛少见的“寻找精神价值,向世俗挑战的旗帜”。张承志真正为世人所称道的,不仅仅是他的小说的独有的艺术魅力,而是熔铸其中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表现出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和坚强的民族骨气,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时期,当时的文坛要么吟风弄月、无病呻吟,要么互相吹捧谩骂,剩下的就是对西方文明的献媚和娇嗔。作为一个在新时期文学中特立独行的“精神长旅者”,张承志一直在散文中孜孜追寻和执着维护着他所理解的生存理想与生存精神,这就是人道、人性、自尊、正义、平等等生存理想和血性、刚烈、牺牲、圣洁等生存精神。这集中体现在他所寻找的“三大陆”(内蒙古草原、新疆文化枢纽、伊斯兰黄土高原)及与“三大陆”精神相贯通的汉文明和异域文明世界。他对“三大陆”的山川、民族充满着宗教般的眷恋,称颂它们符合人性、人道的生存准则,仰慕其原始力量和基于生存意识的人性悲壮、崇高道德操守和理想人格。《汉家寨》就是张承志为新疆文化枢纽而写的一篇散文。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 大坂( ) ②脚踝( ) ③山坳( )1④ 坐骑( ) ⑤ 白炽( ) ⑥ 蜃气( )⑦ 嫩草( ) ⑧ 褶皱( ) ⑨ 砾石( )⑩ 伫立( ) ⑪ 灼烫( ) ⑫ 瞭望( )⑬ 咀嚼( ) ⑭ 俯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