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2 实验: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学习目标定位] 1.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练习用作图法求两个力的合力.一、实验原理一个力 F 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共点力 F1和 F2的共同作用效果都是把橡筋条结点拉伸到某点,则F 为 F1和 F2的合力,作出 F 的图示,再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 F1和 F2的合力 F′的图示,比较 F′与 F 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即得到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二、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若干、细芯铅笔、橡皮筋一段、细绳套两个、弹簧测力计两个、三角板、刻度尺.一、实验过程1.仪器的安装(1)钉白纸: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方木板上,将方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2)拴绳套:用图钉把橡筋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 A 点,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2.操作与记录(1)图 1两力拉: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如图 1 所示).用铅笔描下结点 O 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2)一力拉: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筋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 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套的方向.3.作图对比(1)理论值:在白纸上按比例从 O 点开始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时拉力 F1和 F2的1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2)测量值:按同样的比例用刻度尺从 O 点起作出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 F′的图示,如图 2 所示.图 2(3)相比较:比较 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 F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重合.4.重复改变两个分力 F1和 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比较每次的 F 与 F′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二、误差分析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没调零会造成误差.2.使用中,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外壳之间、指针和外壳之间或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和纸面之间有摩擦力存在会造成误差.3.两次测量拉力时,橡皮筋的结点没有拉到同一点会造成偶然误差.4.两个分力的夹角太小或太大,F1、F2数值太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时,会造成偶然误差.三、注意事项1.结点(1)定位 O 点时要力求准确;(2)同一次实验中橡皮筋拉长后的 O 点必须保持位置不变.2.拉力(1)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要使拉力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2)应使橡皮筋、弹簧测力计和细绳套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