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专题二第四讲

专题二第四讲_第1页
1/3
专题二第四讲_第2页
2/3
专题二第四讲_第3页
3/3
学科 历史 执教者 王晓军 班级 高一( 1 ) 授课日期 200 8 /9/8 一、教学内容: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四讲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二、教学目的:掌握基本史实,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三、教学重难点:资本输出形式;19 世纪末经济侵略特点;门户开放政策四、主要教法:讨论,概述,提问五、教学过程概述 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狂潮的表现,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1)经济上,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通过做中国债主,抢夺路矿和办厂权,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2)政治上,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这些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实际上是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3)由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得列强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中国的民族危机达到了空前地步。简述 19 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概况,与 19 世纪中期的经济侵略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一)概况① 争做中国的债主,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②抢夺路矿和办厂权。修筑铁路,投资设厂,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财富,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提出问题,以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经济侵略1、最先取得借款权的是俄法;——控制经济命脉2、最先取得铁路开采权的是法国——军事镇压;经济掠夺。3、最先取得开设工厂权的是日本——阻碍民族工业。4、最先取得矿山开采权的是法国——重工业无从发展划分势力范围1、最先强占租借地的是德国——分析原因。2 、 引 导 学 生 掌 握 课 本《势力范围示意图》3、最能反映 10 世纪末帝国主义主要矛盾的地区。4、瓜分中国的危害和影响。5、帝国主义的瓜分图谋有没有实现,为什么?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二)不同19 世纪中期,列强对中国侵略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的形式。19 世纪末,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主要是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三)原因19 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主要帝国主义聚敛了大量财富,由于垄断组织竞争激烈,资本输出日益增大,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投资设厂逐渐成为西方列强的主要经济侵略形式。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因及其实质(一) 原因主要有:① 由于美西战争的进行,美国错过了争夺瓜分中国的时机,需要提出新的对华政策。② 美国企图进入中国市场,加深和扩大侵华,分享侵略权益。③ 美国军事实力仍逊色于欧洲列强,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专题二第四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