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研讨课教研的“六环节”11 月份高中生物教研综述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王玉龙最近,我们在 75 中学高三年级进行了一次以“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为主题的研讨课观摩活动,课题为《生物的育种》,以“一课两讲”的形式展示同一教学内容,由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彭国华老师和郭智雯老师来完成,两节不同风格的研讨课各具特色,在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运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听课教师们的一致好评,实现了有效教研。我们从细节入手扎实做好教研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教师的教学需要着手,力争使教研活动有实效。以本次教研活动为例,总结归纳研讨课教研一般要抓好“备课——‘磨’课——授课——反思——议课——再上课”六个环节。一、备课两位主讲老师从接受任务开始,就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精心准备。确定课题——生物的 育种,各自先行搜集材料认真备课,11 月中旬科组进行了第一次集体备课,两位主讲老师在科组内说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在科组长曾计老师的主持下大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郭智雯老师确定了“以育种知识为背景,以解决育种问题为线索进行识图、解图、画图能力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彭国华老师初步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教学设计草案……可贵的是 75中学程校长和年校长都非常重视这次集体备课,两位校长亲自参加讨论并提出了良好的建议。两位主讲老师根据大家的建议完善了各自的教学设计,并为下一次的集体备课准备了丰富而详实的材料。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各个环节不可能完全预设,但每一节优秀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教者预先精心设计的。二、“磨”课“磨”课就是集体讨论,反复研究,不断完善的过程。12 日,教研员王老师来到学校参加第二次集体备课,两位主讲老师准备了丰富的资料,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在科组说课。我们一同研究考纲、研究学情,集思广益。曾老师和教研员王老师都给两位主讲老师提出了修改意见,郭老师选了2007 年江苏高考生物卷中的 34 题“藏报春的叶色细胞质遗传、花色是核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遗传”作为能力提升的训练题,该题目以细结构示意图为载体,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有机地综合在一起,考查了学生识图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迁移能力,此题给训练学生图文信息的转化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因为涉及细胞质遗传情景新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基于我们的学生素质我建议郭老师舍弃这个题目或者将此题进行修改,降低难度。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