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3.3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 2【课前导学】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邓小平南方谈话(1)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 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 时期。(2)主要内容:党的 不能动摇;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 ,是否有利于提高 ;计划还是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 ,消除 ,最终达到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才是硬道理。 (3)历史意义:邓小平的 谈话,对处于关键时期的 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中共十四大召开(1)召开: 年 10 月,中共 大召开。(2)内容: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体制;要求全党 ,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 搞上去。(3)意义: 和 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1.建立——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方针:1993 年 11 月召开,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 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内容①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 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 起基础作用。② 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 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 制度。(3)意义① 这个决定勾画出 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② 推进了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2.完善——中共十五大(1)召开: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2)内容: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提出新论断: 为主体、 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意义:十五大作出的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 和认识深化。【合作探究】 1、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特点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资源配置方式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2、概括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1)建国初到 1956 年前, 。(2)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 。(3)1978 年改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