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古蔺县中学高中数学必修一 1.1.3 集合间的运算(并集、交集)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掌握交集与并集的区别与联系;2.会求两个已知集合的交集和并集,并能正确应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二、重难点教学重点:1.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交集与并集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1.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交集与并集的区别与联系;三、课时学法指导(学习方法) 以学生自学为主,理解交集、并集的概念,独立完成例题,并总结规律、方法四、预习案(任务布置+自评、互评+反馈与评价)完成任务情况自评: 学科组长评价: .<1>任务布置:1、并集的概念: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 A 属于集合 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 A 与 B 的 ,记作: ,读作: ,即:.Venn 图如右表示:2、交集的概念: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 A 属于集合 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作 A 与 B 的 ,记作 ,读作: ,即:Venn 图如右表示:完成教材 P8——P9例 4、例 5、例 6、例 7。<2>反思:(1)A∩B 与A、B、B∩A 有什么关系? (2)A∪B 与集合 A、B、B∪A 有什么关系?(3)A∩A= ;A∪A= . A∩= ;A∪= .集合运算中常用结论: A∪B=B∪A,A(A∪B),B(A∪B);A∪A=A,A∪=A,ABA∪B=B;A∩B=B∩A;(A∩B)A,(A∩B)B;A∩A=A;A∩=;ABA∩B=A.<3>存在问题:五、探究案(教学流程与探究问题)A BA A B例 1、(1)设 A={3,5,6,8},B={4,5,7,8},(1)求 A∩B,A∪B.(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A∩B________A,B________A∩B,A∪B________A,A∪B________B,A∩B________A∪B.(2)若 A={x|-5≤x≤8},,则 A∩B= ;A∪B= 。(3)设。变式训练:1、设集合,则( )A.{0,1} B.{-1,0,1} C.{0,1,2} D.{-1,0,1,2}2、已知集合( ) A、 B. C. D.3、若集合,则集合______________4、集合,则________________例 2、 集合(1)若,求 a 的取值范围;(2)若,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变式训练:1、已知集合,则实数 a的值为______2、①、已知集合,则 m 的取值范围②、已知集合,则 a 的取值范围③、已知,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六、训练案★1、课本第 11 页 1、2、3 题;第 12 页 6、7、8 题;B 组 3 题。大聚集 6-7 页★★2、小聚集第 4 页。七、反思与小结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