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学案:哲学原理总结一、唯物论㈠物质与意识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能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消沉。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2、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3、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㈡运动与规律1.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规律客观性的表现: A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规律不能被创造、消灭、改变、改造、制造、改进、无视,具有不可抗拒性) B 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不能说 人可凌驾于规律之上、人可无视规律、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只能任规律摆布)2.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 A 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三)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二、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决定认识(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真理的客观性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内容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真理,坚持真理面前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