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高中数学《1.1.1 集合的概念表示》学案 新人教 A 版必修1第一部分: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集合的概念,常用数集及其记法(2)从集合及其元素的概念出发,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3)通过实例和阅读自学体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和特点,培养自 主探究意识和自学能力。第二部分:自主性学习“高一的学生到操场集合”我们经常遇到集合这个词了,你是如何理解集合的?初中学过哪些集合?集合内的个体有什么特点?与集合什么关系?带着以上问题阅读教材填充以下内容: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1)把研究对象 统称为 ,通常用 表示.(2)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 (简称为集),通常用 表示.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如果 a.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A (2)如果 a 不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A 5.实数集、有理数集、整数集、非负整数集、正整数集分别用字母 、 、 、 、N*或 N+来表示6.列举法将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置于花括号“ { __}”内.元素之间要用逗号分隔,列举时与元素的次序无关.7.描述法将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具有的性质 ( 满足的条件 ) 表示出来,写成{x|φ(x)}的形式.第三部分:知识梳理 1、集合的三个特征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3、集合的表示第四部分:合作探索一、集合的概念例 1 考查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1)著名的数学家; (2)某校 2007 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3)不超过 20 的非负数; (4)方程 x 2-9=0 在实数范围内的解;(5)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二、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例 2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1)π______Q;(2)0______Z;(3)0______N+;(4)______Q;(5)______R.三、集合中元素的特性例 3 已知集合 A 是由三个元素 a-2,2a2+5a,12 组成的,且-3∈A,求 a.四、用列举法表示集合【例 4】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已知集合 M=,求 M; (2)方程组的解集;五、用描述法表示集合【例 5】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所有正偶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 x2+2=0 的解的集合;(3)不等式 4x-6<5 的解集;(4)函数 y=2x+3 的图象上的点集.第五部分:限时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几组对象可以构成集合的是( )A.充分接近 π 的实数的全体B.善良的人C.某校高一所有聪明的同学D.某单位所有身高在 1.7 m 以上的人2.下列四个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 集合 N 中最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