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一、教材分析 本节学习的关键是启发学生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理解定义之后便可引导学生推导数量积的运算律,然后通过概念辨析题加深学生对于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认识.主要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几何意义;平面向量数量积的 5 个重要性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二.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理解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2.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理解掌握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并能运用性质和运算律进行相关的判断和运算;3.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与物理意义,2、性质与运算律及其应用。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对于基本概念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多媒体、实物投影仪。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创设问题情景,引出新课1、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已经研究了向量的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的结果是什么?期望学生回答: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运算。 2、提出问题 2:请同学们继续回忆,我们是怎么引入向量的加法运算的?我们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研究了这种运算的?期望学生回答:物理模型→概念→性质→运算律→应用3、新课引入:本节课我们仍然按照这种研究思路来研究向量的另外一种运算: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数量积的概念用心 爱心 专心11、给出有关材料并提出问题 3:(1)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 F 的作用下产生位移 S,那么力 F 所做的功:W= | F | | S | cosα 。 (2)这个公式的有什么特点?请完成下列填空:①W(功)是 量,②F(力)是 量,③S(位移)是 量,④α 是 。(3)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功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