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知识点剖析 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区域自然资源的储存量与需求量的差异,以及发展水平的差异,共同决定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能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可以看作是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根本目的,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目的。 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存在着显著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但是能源资源十分短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各地区的生产量与消费量矛盾突出。而这种差异使得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各种能源的消费比例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如煤的消费比重一直占到 70%左右。煤炭作为能源,会排入大气中大量粉尘和二氧化硫,造成环境问题。但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是广阔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需要改变过分依赖于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并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的消费比重。我国政府也已决定把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 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这是由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所决定的。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陆地上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区其中新疆、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为我国四大油气区。油气资源分布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东部地区如东北、华北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但目前大部分增产难度很大,而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但是西气东输工程在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上有所不同。表 5-1 为西气东输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表 5-1 地区 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中西部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同时发挥东部经济技术优势,促进东、西部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