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 2014 高中物理 2.1 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 3-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2.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和分析使学生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学生 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难点:电源作用的道理,区分电子 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四、教学过程(一)先对本章的知识体系及意图作简要的概述(二)新课讲述----第一节、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电源:先分析课本图 2。1-1 说明该装置只能产生瞬间电流(从电势差入手)【问题】如何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让学生回答—电源)类比:(把电源的作用与抽水机进行类比)如图 2—1,水池 A、B的水面 有一定的高度差,若在 A、B 之间用一细管连起来,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 A 运动到水池 B。A、B 之间的高度差很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水管中只可能有一个瞬时水流。教师提问:怎拦才能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电流呢?让学生回答:可在 A、B 之间连接一台抽水机,将水池 B中的水抽到水池 A 中,这样可保持 A、B 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归纳: 电源就是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迁到负极的装置。(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源 是一种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2.导线中的电场:结合课本图 2。1-4 分析导线中的电场的分布情况。导线中的电场是两部分电荷分布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一是电源正、负极产生的电场,可将该电场分解为两个方向:沿导线方向的分量使自由电子沿导线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垂直于导线方向的分量使自由电子向导线某一侧聚集,从而使导线的两侧出现正、负净电荷分布。其二是这些电荷分布产生附加电场,该电场将削弱电源两极产生的垂直导线方向的电场,直到使导线中该方向合场强为零,而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此时导线内的电场线保持与导线平行,自由电子只存在定向 移动。因为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故称恒定电场。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区分静电平衡和动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