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 2014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第 17 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4【学习目标】:1、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2、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3、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转化率的计算【学习过程】:【激趣导学】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请完成48 页[交流与讨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一、化学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c p (C)·c q (D)/c m (A)·c n (B) 【质疑讨论】阅读 48 页表 2-7,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重点讲析】3、平衡常数的意义:(1)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 程度 (也叫 )。K 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 ,反应物转化率 ;K 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 ,反应物转化率 。(2)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反应向何方向进行: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在一定的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c=Cp(C)·Cq(D)/Cm(A)·Cn(B),叫该反应的浓度商。Qc<K ,反应向 进行Qc=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c>K ,反应向 进行(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交流讨论】阅读 49 页表 2-8、2-9,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要点归纳】二、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2、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水(液态)的浓度、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写 C(s)+H2O(g)CO(g)+H2(g),K= FeO(s)+CO(g)Fe(s)+CO2(g),K=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例如: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为 K1,1/2N2(g)+3/2H2(g)NH3(g)的平衡常数为 K2,NH3(g)1/2N2(g)+3/2H2(g)的平衡常数为 K3;写出 K1和 K2的关系式: K 1=K22 。 写出 K2和 K3的关系式: 。 写出 K1和 K3的关系式: 。三、某个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100%或者=×100%1或者=×100%转化率越大,反应越完全!【典例讲解】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