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周第四天请在阅读课文《前赤壁赋》第 1-2 段以及文下注释的基础上,继续阅读下面的材料:1.字音壬戌(rénxū) 属客(zhǔ) 窈窕(yǎotiǎo) 少焉(shǎo) 徘徊(páihuái) 斗牛(dǒu) 万顷(qǐng) 冯虚(píng) 桂棹(zhào) 溯流光(sù) 渺渺(miǎo) 予怀(yǔ) 倚歌(yǐ) 和之(hè) 呜呜(wū) 袅袅(niǎo) 如缕(lǚ) 幽壑(hè) 潜蛟(qián) 嫠妇(lí)2.文言词语【实词】清风徐来:徐,缓缓地,慢慢地。 水波不兴:兴,起。 少焉:不一会儿。 舞幽壑之潜蛟:舞,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泣,使动用法,使……哭泣。【虚词】游于赤壁之下:于,介词,在。之,结构助词,“的”。 月出于东山之上:于,介词,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成语】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悲苦。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声音细微悠长,或形容局势危急。3.文言句式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短语后置句。(译文: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②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译文: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4.名句名段①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②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③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④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⑤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⑥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⑦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⑧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5.美文赏析《后赤壁赋》 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